用水管理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灌区管理 > 用水管理 >

提升管理水平 打造现代化灌区

发布时间:2011-02-09 11:09:00 点击:

近年,河南省鸭河口灌区坚持“六化”发展理念,建管并重,多措并举,着力打造现代灌区,取得显著成效。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,提高了骨干工程的安全输水能力,扩大了灌溉面积,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在科技创新基础上,改善了灌区管理手段,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。当前,整个灌区管理规范有序,服务水平明显提高,灌区综合效益显著,灌区上下呈现出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勃勃生机。

鸭河口灌区地处豫西南南阳盆地腹心、汉水流域唐白河之间,是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。近年,灌区管理局狠抓各项工程建设,着力提升管理水平,灌区面貌焕然一新。

抓续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,着力增强工程安全运行保障能力。1998年,鸭河口灌区续建节水改造项目开工以来,已累计完成批复投资2.43亿元,完成各级渠道衬砌长度250.8km,整修渠堤50km,改造建筑物1032座,连续11年被评为省级优良工程,并在中纪委、中央扩内需检查组等历次高规格稽查核查中受到较高评价。通过建设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.4万亩(1.83hm2),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910kg,年增效益1.12亿元,年新增节水能力6520m3

抓灌区田间工程配套,着力打造五级完备渠系。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,整合各类涉农涉水项目资金,集中向灌区倾斜,协调推进末级渠系改造,目前全灌区五级渠系全面配套面积突破45万亩(5hm2)。特别是自2009年鸭河口灌区被省水利厅确定为省级现代灌区建设试点以来,积极协调地方多部门联动,重点投入,打造亮点,创建品牌,已累计投入末级渠系改造资金4289万元,建成高标准现代灌区示范区2.4万亩(0.16hm2),建成田园化农田水利精品示范点44.1万亩(0.27hm2),成为全省灌区建设的典范和一流的示范工程。

抓检查道与护渠林建设,着力改善工程面貌。积极争取乡村道路建设和“村村通”资金1500万元,按照四级公路标准,对灌区两条总干渠实施高标准硬化40km,占全长的47%。同时,在率先完成护渠地清边划界的基础上,实行渠肩植绿,外坡植树,进行资源开发利用。目前通过单位、职工或与地方群众联合投入,已实现了两条总干渠全面绿化,既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,又保护了渠堤。

抓管理设施与庭院建设,着力营造优美环境。先后对32处管理站所进行整修改造,改造面积6300m2。同时按照一所一景,一处一景目标,结合实际,进行庭院美化和闸前闸后绿化,并对工程设施统一设置规范化的指示和警示标识,渠道坡面刷写宣传标语,灌区呈现了骨干渠道坡洁水畅、工程标识规范醒目、检查道路平坦畅通、绿化树林掩映相衬、闸容闸貌新颖别致、管理庭院花草葱郁的景象。

抓灌区信息化建设,着力加快科技创新。在重点枢纽工程和关键部位建成水情自动测报点4处,闸门自动控制和视频监视点3处,水位与闸位自动监测点8处;建立了灌区基础数据库、灌区信息网站和电子地图系统,开发了灌区用水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大型灌区LIS平台系统等。一个以信息采集传输、运行监控为基础,综合数据库为纽带,优化供水调度为核心的灌区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已初步形成。

抓灌区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,着力提升灌区管理水平。先后制定了《鸭河口灌区干渠、分干渠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办法》《支渠管理规范》等一系列制度,对总干渠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,对支渠全面推行了定渠段、定人员、定任务、定标准、定收入、定奖惩的“六定”责任承包管理,促使骨干渠道土方工程完好率达到了90%以上,建筑物完好率达到95%以上,输水能力提高了13%。与此同时,针对末级渠系管理严重缺位的问题,积极探索了末级渠系多元化管理模式。主要采取了用水户协会、专管延伸、群管划片承包、村委和村支部自管等4种形式。目前全灌区共组建不同形式的管理试点147个,基本覆盖了灌区现有有效灌溉面积。

 

主办单位: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

Copyright ?2019 Powerde by 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南阳市建设中路20号 备案号:豫ICP备16022262号-1 技术支持:创想网络